PART4:选购瓷砖有哪些误区呢?
第一、瓷砖是越厚越好吗?
这是一个常见的认识误区,瓷砖的质量与厚薄没有直接的关系,瓷砖的品质的好坏,最终决定的是瓷砖的密度,尺寸误差、翘曲度等指标,密度越高,其品质越好。,一般民用瓷砖只要达到基本的使用厚度即可,没有必要做的非常厚,除非有特殊的要求,如厂房工业用砖以及广场用砖等;在山东的一些厂家可能是原材料相对便宜,砖做的厚些,但不能证明这砖是好砖,同样,日本产的陶瓷为了节约能耗,砖做的相对比较薄,但砖的精度及质量均属上称。
第二、玻化砖与抛光砖有什么区别?
1、吸水率低于0.5%的陶瓷都称为玻化砖,也称全瓷化砖,抛光砖吸水率低0。5%,也属玻化砖。特点是经过压制成型时经过高吨位压机以及超1250度高温烧结成型。
2、玻化砖进行镜面抛光而得抛光砖,早期的抛光砖由于吸水率没有达到特定的要求,
也许是业内的大意,也许是业内的故意,由于吸水率相对较高,有一个致命的缺点:易脏,这是抛光砖在打磨抛光时留下的凹凸气孔造成的,这些气孔会藏污纳垢,以致抛光砖谈污色变,甚至一些茶水倒在抛光砖上都回天无力。所以在市场上会形成“抛光砖差,而玻化砖好”这样一种误导说法。但随着瓷砖制造技术及表面处理技术的提升,防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,相对于通体砖的平面粗糙而言,抛光砖就要光洁多了。抛光砖性质坚硬耐磨,适合在除洗手间、厨房和室内环境以外的多数室内空间中使用,抛光砖可以做出各种仿石、仿木效果。也许大家意识到这点,在后来一些质量好的抛光砖在出厂时都加了一层防污层。抛光砖的常用规格是400x400mm、500x500mm、600x600mm、800x800mm、900x900mm、1000x1000mm。
3、市场上玻化砖、玻化抛光砖,抛光砖如果吸水率相同,实际是同类产品。吸水率越低,玻化程度越好,产品理化性能越好。玻化砖指的是砖的理化性能,而抛光砖则指的是烧结成品以后有抛光工序。
第三、什么是仿古砖,有什么不一样吗?
仿古砖包括复古砖不是我国建陶业标准称谓,就象没有现代砖的说法一样,仿古砖是从彩釉砖演化而来,所谓仿古,指的是砖的效果,应该叫仿古效果的瓷砖,仿古砖并不难清洁。仿古砖仿造以往的样式做旧,用带着古典的独特韵味吸引着人们的目光,为体现岁月的沧桑,历史的厚重,仿古砖通过样式、颜色、图案,营造出怀旧的氛围。
第四、墙瓷砖和地砖能不能混用?
1、室内瓷砖按铺贴地点可以分为:墙砖和地砖。专家说,墙瓷砖严格讲应属于陶制品,地砖通常是瓷制品,它们的物理特性不同,两者从选粘土配料到烧制工艺都有很大区别,墙面砖吸水率大概10%左右,比吸水率只有1%的地面砖要高出数倍。
2、卫生间和厨房的地面应铺设吸水率低的地面砖,因为地面会经常用大量的清水洗刷,这样瓷砖才能不受水汽的影响、不吸纳污渍。墙砖是釉面陶制的,含水率比较高,它的背面一般比较粗糙,这也有利于粘合剂把墙面砖贴上墙。地砖不易在墙上贴牢固,墙砖用在地面会吸水太多而变得不易清洁,可见墙、地面砖不能混用。
3、铺前墙、地面要找平贴砖前应清理基层,如墙面上有石灰膏、乳胶漆、壁纸等装饰物,或地面上有污物,一定要清理干净,否则水泥砂浆与基层粘结不牢;另外,如果墙体自身有裂缝,应做妥善处理后才可贴砖,以免日后基本结构裂缝变大导致墙面砖开裂或脱落;还有,对于平整度或垂直度差距太大的地面、墙面,还要用水泥砂浆进行找平处理。
4、铺设的顺序有讲究贴地面砖应由内向外贴,如地面有坡度或有地漏儿,应注意按排水方向找坡;墙砖应从下向上铺贴,为美观起见,最底层的砖应后贴。墙砖贴完后再压地砖,遇有半块砖时,应尽量放在下面。另外,一面墙不能一次贴到顶,以防瓷砖自重较大,引起塌落。
5、墙面砖要充分浸水因为墙面砖有着较高的含水率,在粘贴时必须考虑到它的这一特性。贴砖前基层应充分浇水湿润,瓷砖也应在水中浸泡至少20分钟后充分阴干方可使用。否则,砂浆中的水分被干燥的基层和瓷砖迅速吸收而快速凝结,会影响其粘结牢度。否则,墙砖会从水泥里吸收水分,使水泥无法起到粘贴剂的作用。另外,每种品牌墙面砖的吸水率也不尽相同,这点要靠施工队的经验来掌握。
第五、瓷砖为什么要泡水?
1、在铺贴瓷砖前将他泡水
是为了让其中的孔隙充分吸收水分,太干燥的话使用寿命会大大的减少,吸收充足的水分后,抹上水泥砂浆,才不至于吸干水泥砂浆内的水分,使铺贴质量能达到一定的标准,也不容易出现空鼓,脱落.甚至出现裂纹的现象。
2、瓷砖泡水时间问题
原则上是以吸饱水为止,以瓷砖不在水中冒泡就好。一般泡水时间可以控制在两个小时以上,泡好后的瓷砖从水中取出,放置一边阴干,以不滴水为准,待用。
3、瓷砖怎么泡水?
很简单,找个大盆,把砖完全浸入即可。在搬砖时小心轻放,否则很容易磕破边角和瓷面。